這些地方特色老口味月餅,你吃過幾種?
中國烘焙糕點行業協會發布的《2020年中國月餅行業發展趨勢》也顯示,蓮蓉、五仁、豆沙、棗泥、碎果等傳統口味仍是今年月餅市場的主流.香精產品悄然回歸,成為市場持續增長點。
下面這些老口味的土特產月餅,你吃過幾個?
自來紅月餅作為京式月餅的典型代表,蘊含百年的手工藝技藝,老北京人常稱其為“紅潤月餅”。
吉來紅獨特的熱燙工藝,使面團的強度適中,顏色略帶微紅。蛋糕上的棕紅色圓圈叫做“魔法水印”。獨特之處在于燙印時沒有顏色,烘烤后會出現紅色印章,這也是“吉來紅”之名的由來。
吉來紅通常以核桃仁、白瓜仁、青紅絲、桂花、冰糖等餡料混合。綠色和紅色的絲綢是由南方的小橘皮糖制成的,具有獨特的香味。 ,而《魔法水戳》中使用的材料是蜂蜜。烘烤前,需要在蛋糕上扎兩個孔。一是通風,防止烘烤過程中氣體膨脹導致月餅爆裂;另一種是出于審美的原因,讓月餅的外觀不那么死板和單調。
橋墩月餅
坐標:浙江溫州
橋墩月餅是浙江溫州蒼南的傳統小吃。當地8月15日前,外婆一般都會給外孫喬墩送月餅,而且每年都要在孩子成年之前送。
僑墩月餅用料考究,工藝復雜。主要原料有花生、芝麻、桂圓、肋脂、瓜子、瓜糖、紅瓜、大蔥、果脯等。與北方月餅相比,僑墩月餅具有三大特點:一是個頭大,大多做成臉盆大??;二是餡料有特色,如肉、冬瓜糖、大蔥等;三、油和面粉混合,經過260高溫烘烤工藝制成,香脆可口,油而不膩,色香味俱全。
素月餅
坐標:上海
許多上海居民更喜歡來自寺廟的純素食月餅。所謂純素月餅,不含任何動物成分,采用天然材料制成,包括蓮蓉、苔條、五仁、豆沙、麻、紫菜、芝麻、碎果、南瓜等口味。
在上海,純素月餅在靜安寺、龍華寺、玉佛寺等地以古老的工藝而聞名。
上海靜安寺歷史悠久,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。這里制作的月餅是上海寺純素月餅的代表之一,也是上海的。玉佛寺的精蘇蘇式月餅沿襲了傳統的古老工藝,選料、填餡、烘烤等一系列工序均采用手工制作。龍華寺月餅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繼承了1700多年的寺院飲食特色。正是由于這種口味偏好,近兩年一統江湖的廣式月餅市場份額有所下降,“不太甜”的蘇式月餅在江蘇越來越受歡迎和浙江。
豐鎮月餅
坐標:內蒙古豐鎮
豐鎮月餅起源于豐鎮市下轄的龍勝莊鎮。它已有一百年的歷史。龍生莊月餅的工藝也被列入“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公示名錄”。
資料顯示,豐鎮月餅堅持胡餅的制作工藝,只用面粉、胡油、白糖和少量堿性面粉揉捏烘烤,做法全是油糖加二四油糖。每100斤面條,每用30斤油和糖,一共做成品160斤,就是“全油糖”;每100斤面條,每用油和糖25斤,稱為“四油糖”,每用油和糖。 20斤稱為“二油糖”。
烘烤是通過關閉上下火來完成的。上面的火是由三股鐵繩懸吊起來的,通過杠桿原理激活和關閉,看火的顏色。下鍋是一個大煎鍋,火在爐子里。烘烤的細度完全取決于師傅對火的把控。它需要稍微燒焦但不粘。